新乡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新乡大学

[切换城市]
新乡站> 新乡教育> 新乡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信息

河南师范大学

英文名:Henan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河南师大”,“HNU” 所在地:新乡 院校代码:10476 类型:综合类

省属普通高职省部共建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卓越计划
  • 河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河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

河南师范大学建校以来,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名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毕列爵、卢锦梭、魏冬青、王键吉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截至2015年5月,河南师范大学共有在岗教职工2400余人,专任教师17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等80余人,河南省教学团队8个,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双聘):林群、刘应明、张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张明高、杨胜利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常俊标 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渠桂荣、樊静河南省“中原学者”(2人):王键吉、常俊标 河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丁清杰 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常俊标、徐存拴、杨林、郭宗明、李春喜、杨宗献、蒋凯

  • 孟燕玲
  • 孟燕玲,女,195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师。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孟燕玲,女,1956年10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1976.9-1979.7在新乡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前身)数学系学习。1974年参加教学工作,从教三十多年来长期奋战在高等数学、概率论教学和科研第一线。1995年11月经河南省高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审批为数学专业副教授。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文明教师等称号。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与奖励  在研项目  论文著作  1990-2006年主要论文,论著  1.孟燕玲.变上限定积分函数的几个结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CN41—1109/N.1995(4).  2.任宗修,孟燕玲.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的拟谱方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CN41—1109/N.1995(2).  3.孟燕玲.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思想教育.阜阳师范学院学报.CN34—1069.1995(4).  4.孟燕玲.幂指函数求导的公式解法.河南师大成人高教.HN90—277.1990(2).  5.孟燕玲.浅谈概率模型构造法. 河南师大成人高教.HN90—277.1992(2).  6.孟燕玲.在概率计算中如何选择样本空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CN41—1109/N.1993(4).  7.孟燕玲.证明题解的另一途径.河南省职工高校数学研究会入选论文.  8.孟燕玲.概率论中各种收敛性分析.航空教育.CN11—2548/G4.2004(2).P74  9.许瑞勋,孟燕玲.河南省高等院校离退休教职员工的血脂、血糖分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CN41—1246/G.2006(3).P84  10.孟燕玲.计算机专用:专家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光明日报出版社.ISBN7-80091_339-2/G.559.任副主编  11.孟燕玲.极限理论中各种收敛性之间的关系.河南科技学院学报.CN41—1382/Z.2006(4).  P111—113.
  • 李晓爱
  • 李晓爱,女,1964年12月出生 ,副教授。  电子邮箱: lxa.hnsd@163.com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李晓爱,女,1964年12月出生。1986年6 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取得学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进修《运筹学》。1999年晋升为副教授。曾多次被评为校“文明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概率统计.  科研成果与奖励  1.非凸规划及特殊规划的全局优化算法(2006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河南省国有工业企业资本结构研究(1998年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项目)  3.企业盈亏平衡的数学模型分析及应用(1998年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在研项目  论文著作  [1] 李晓爱,刘金伟,申培萍.二次比式和问题的加速分枝定界算法[J].应用数学学报, 2011(4).  [2]Li xiao ai, Gu min na, shen pei ping. An efficient algorithm of global optimization for sum of quadratic ratios problem with nonconvex quadratic constraints[J]. 应用数学,2010(2).  [3]李晓爱,郑 凯,申培萍. 二次比式和问题的全局优化方法[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4):9-11.  [4]Shen pei ping, Li xiao ai, Jiao hong wei. Accelerating method of global optimization for signomial geometric programming[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8(214):66-77.  [5] Qi feng, Li xiao ai. Refinements, extensions and generalizatioons of the second kershaw's double inequality[J]. Mathematical nequalities \& appllications, 2008(3):457-465.  [6]李晓爱,王蕊. 分红寿险公平价格的定价模型[J]. 统计与决策, 2008, (22):55-56.  [7]Guo bai ni, Li xiao ai, Qi feng. Two classes of completely monotonic functions involvingg gamma and polygamma functions[J].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pplications, 2007(4):1-18.  [8]李晓爱, 张素玲,庞善起.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均匀设计表设计[J]. 统计与决策, 2007(8):132-133.  [9]侯学萍,李晓爱. 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7(9):195-196.  [10]申培萍,李晓爱. 求符号几何规划全局解的新方法[J]. 工程数学学报, 2006(5):876-880.  [11]li xiaoai,shang deqing.The H-stabiliy of the solution for Infinite Delay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数学季刊.1998(4)  [12].李晓爱.La Salle矩阵不等式的加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4)  [13].刘文安,李晓爱.搜索3 个目标的最优方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14]. 李晓爱,李金亭.甜椒Ti+离子注入相关诱变育种效应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6(14)  [15].侯学萍,李晓爱.高校文科生数学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大学时代 2006(4)  [16].《高等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17].《线性代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 卢建立
  • 卢建立,男,1953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卢建立,男,1953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0年参加工作,1976年到197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1979年留校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至今。1985年至198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1987年任讲师,1994年任副教授。先后辅导过近世代数,整数论;主讲过高等代数、离散数学、中学数学教法总论、中学几何教学法、中学代数教学法、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中学新教材培训课程、微机操作与字处理、线性代数、数学竞赛教程、图论等十余门课程.  社会兼职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河南省数学会副秘书长、数学竞赛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方向  图论与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数学竞赛与教法。  科研成果与奖励  1994年获河南省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0年获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3年被评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  2004年获得新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05年被评为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  2006年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  2006年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三等奖.  在研项目  论文著作  1.线性关系证明中的数学思维方法,平原大学学报,1994年第三期,第一作者。  2.高等代数简明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主编。  3.可解群sylow子群的一个性质,新乡师专学报,1994年5期,第一作者。  4.试论有数学天资学生的早期思维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9月增刊,独著。  5.数学竞赛知识与技能训练,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主编。  6.半直积的g正则性,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9月增刊,第二作者。  7.思维方法与临赛训练,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主编。  8.试论数学奥林匹克人才的分层培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9月增刊,第一作者。  9.应用题解法与智力开发,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主编。  10.一道基辅数学竞赛题的推广,中学生数学,1989年10月第五期,独著。  11.应用题类型与智力开发,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主编。  12.影响“大四”课堂教学因素的归类分析与对策探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04年3期。第一作者。  13.计算方法课教学中应用CAI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科学教育,04年3期。第二作者。  14.EXCEL在教学管理中的几则应用,中国科学教育,06年6期。第二作者。  15.网络课程中数学公式的编排处理技术,电脑学习,05年3期。第二作者。  16.穿脱原理及其在图论问题中的应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05年1期。第一作者。  17.多点 Newton-Raphson 迭代的新几何解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04年1期。第二作者。  18.图论中矩阵的可实现性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05年 5期,第一作者。
  • 左敬亮
  • 姓  名: 左敬亮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左敬亮,女,1957年1月生,副教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育硕士生导师。1979年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前身)数学系。2000年7月—2002年7月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生课程班学习,长期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先后在新乡市第17中学、新乡市师范学校、平原大学任教,2006年至今,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任教。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科研成果与奖励  [1]2002.8主持完成:21世纪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若干问题的研究.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豫教[2002]02755,获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2002.8参与完成:在师范生中开展“说课”活动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豫教[2002]02754,获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3]2007.8主持完成:高校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豫教[2007]209,获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4]2009.4参与完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综合改革与整合实践.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豫教[2009] 00789,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5]2009.4参与完成: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评价.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豫教[2009]00793,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共主持或参与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7项;参与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社科联第三次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一等奖2项;省教科所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在研项目  论文著作  论文:  [1]左敬亮,王振平,论辅导师范生“说课”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2]左敬亮,论“说课”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教育与职业,2008.1  [3]左敬亮,侯学萍,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7.8  [4]侯学萍,左敬亮,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任务改革与教师素养提升. 教育与职业,2007.8  [5]左敬亮,卢占化,高等数学中的内外思想.中国西部科技,2007.8  [6]论“说课”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作用.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7] 左敬亮,浅析“说课”与继续教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1 等论文15篇。  论著:  [1]说课教程,(合著).气象出版社出版 2001年5月  [2]数学教育论点述评,(合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4年1月
  • 上官灵喜
  • 上官灵喜,男,1954年生,副教授。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上官灵喜:男,1954年生,1973年4月—1975年9月任中学教师,1975年10月入新乡师院学习,1978年8月毕业。1985年9月—1986年12月,在江西大学几何助教班学习。1993年9月—1994年7月,在华东师大做访问学者。1995年起任副教授。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与奖励  在研项目  论文著作  1.Interface Opticai-phonon Modes in a Four-lager Heterostructure of Polar Crystals [J]. Physical Review B.Volume 47,Number 20,15 May 1993-II P13471——P13477.1993 The American Phsical Society.  2.关于半对称联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22(1):14—17 .  3.五层复合基超晶格电子结构及解析表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23(3):11—17 .  4.容有m—维曲面族的QE(B )流形的一些性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23(4):11—17.  5. P正则半群的若干性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4(2):79—80.  6.辫子李代数的Engel定理[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1(3):119.  7.新辫子张量范畴(英)[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1(4):1—6.  8.Hopf群摸的一个基本定理(英)[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3):1—4.  9.余拟三角Hopf群代数[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1):1—4.
  • 宋文彦
  • 宋文彦,女,1957年5月生,民主建国会会员,副教授,教育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件: hnsdswy@163.com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宋文彦:女,1957年5月生,民主建国会会员,教育硕士生导师。1978年1月到1982年元月,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读本科。获理学学士。1992年2月加入民主建国会。1982年元月至今,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1985年9月至1986年12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助教进修班学习。1988年9月至1989年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进修。1994年被评审通过为副教授。.2002年与2004年分别获得校级教学优秀二等奖.  社会兼职  中国民主建国会新乡市副主任委员、新乡市第九届政协委员、新乡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  研究方向  经济学  科研成果与奖励  在研项目  2006-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解的结构及性质研究,23万元 主持人 项目编号:1057102  论文著作  1.《国民经济系统结构传递效应分析》.系统工程学报,1999,14(1).  2.《选名人代言的六大要诀》.经济论坛,2004,6.  3.《财务会计教程》.立信出版社,2004,11.  4.《会计电算化基础及其应用》.2006,1.
  • 田长安
  • 田长安,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田长安,男,1963年01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到1985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5年至今,在河南师范大学任教。  论文著作  1. 关于两个n维Banach空间之间同构熵数[J],河南师大学报,02年3期。  2. 非线性热源反演中的不动点方法[J],河南师大学报,02年3期。  3. A Remark of M.Riesz Theorem[J],数学季刊,02年2期。  4. Uβ-凸模和正规结构[J],河南师大学报,05年4期。  5. 一个Banach空间具有一致正规结构的充分条件[J],河南师大学报,07年4期。  6. Z-K型方程的一类周期行波解[J],河南师大学报,07年4期。  7. 高等数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 王红军
  • 王红军,男,1963年5月生。副教授,教育硕士导师。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王红军,男,1963年5月生。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师,副教授,教育硕士导师。 1982年到1986年,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至今,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任教。其间,于1990年9月至1991年7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理系,进修学习一年。2004年被评聘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科研成果与奖励  2001年度荣获河南师范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  2004年荣获河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一项。  在研项目  论文著作  1. 王红军,姚慧. 线性不确定大系统的分散变结构控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9(1).  2. 庞善起,王红军. 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建模中的指导作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31(5).  3. 王红军,朱绍智.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不确定组合大系统的分散变结构控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1(4),13~16.  4. 王红军,户清文. 非线性不确定大系统基于观测器的分散变结构控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2),15~19.  5. 王红军,李钧涛.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平原大学学报,2004,6,21(3),48~49.  6. 王红军,李钧涛. 积分第一中值定理的改进及其应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3(6),22~24.  7. 王红军,李钧涛,李文林. 模糊时滞系统的全局指数稳定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1),4~7.
  • 杨明波
  • 姓  名: 杨明波  电  话: 03733326148  传  真: 03733326174  电子邮件: yangmingbo@henannu.edu.cn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杨明波,男,1957年3月生,教授,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1979年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数学系,1991年至1992在吉林大学数学系作国内访问学者。主要讲授《数值逼近》、《数值代数》、《计算方法》、《C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多门课程,其中主讲的《数值逼近》为河南师范大学在线网络课程。河南省全省教育系统2003年度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河南师范大学2005-2006年度优秀教师。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非线性方程数值解  科研成果与奖励  在研项目  论文著作  2003-2005年论文目录  [1]《一个不用计算导数具有四阶收敛性的迭代公式》,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94~97; [2]《多点Newton-Raphson迭代的新几何解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1~24;  [3]《图论中矩阵的可实现性》,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 05期:182~186  [4]《穿脱原理及其在图论问题中的应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 王跃进
  • 王跃进,男,1954年6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件: Wangyuejin@henannu.edu.cn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王跃进,男,1954年6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2月到1982年1月,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读本科,获理学学士。1987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进修。1982年至今,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任教。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数学教育;组合与数论  科研成果与奖励  多次获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教学优秀奖等荣誉;2006年河南师范大学第六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论文《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学研究相结合的认识与实践》获全国数学科学方法论研究交流中心第六届优秀论文一等奖.  在研项目  论文著作  近年来代表论文  1.关于循环小数奇妙性质的新结果(第1作者).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2.一个组合问题的概率解法(独著).数学通报.2006,8.  3.一个组合问题的研究与推广(独著).数学教学研究.2005,12.  4.一个组合问题的拓广(独著).数学教学研究.2006,10.  5.映射观点下的一些组合问题及其计数公式(独著).上海中学数学.2007,10.  6.容斥原理观点下的一类放球问题及其概率(独著).中学数学研究.2005,10.  7.一个质点移动问题的探究与推广(独著).数学教学研究.2007,11.  8.两类容易混淆的组合问题及其计数公式(独著).中学数学研究.2007,1.  9.一个概率题的推广(独著).数学通讯.2007,11.  著作  1.组合分析的原理 方法 技巧(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6.  2.数学方法与解题研究(合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9.
  • 陈翠花
  • 陈翠花,女,汉族,1955年4月出生,河南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cch@henannu.edu.cn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陈翠花,女,汉族,1955年4月出生,河南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79年7月河南师大数学系毕业.1986年2月---1986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进修.1992年9月---1993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作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与奖励  主持河南省教科规划小组下达的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课题.曾多次荣获省教育厅颁发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辅导奖.  在研项目  论文著作  《一道令人费解的逆否命题》、《从说课看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等数十篇论文
  • 李润思
  • 李润思,男,汉族,195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教育硕士导师.  电子邮件: cch@henannu.edu.cn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李润思,男,汉族 1953年5月出生 中共党员 河南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硕士导师.1979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大数学系.1985年9月----1986年7月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进修.1991年2月----1992年1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作访问学者.1992年以后,工作至今.
  • 李文强
  • 李文强,男,1957年12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理学士。  电子邮件: Liwq@henannu.edu.cn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李文强:男,1957年12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教师。1978年到1982年,在武汉大学数学系读本科。获理学学士。2001年6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至1984年,在原煤炭部地质局从事地震资料处理工作 。1984年至1985年,在原煤炭部郑州煤田地质职工学院任教。1985年至至今,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任教。1985年至1986年在武汉大学数学系参加讲师培训班,主修计算数学研究生课程。1987年被评审通过为讲师,1997年评审通过副教授。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数值线性代数,计算机软件应用。  科研成果与奖励  1997年参与的“语文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项目(排名第4,负责软件设计)获河南省教学成果省级特等奖。  在研项目  主持省级网络课程“数值分析”,2005年-2007年。  负责校级精品课程“数值线性代数”,2005年-2007年。  论文著作  1.李文强,崔振文,杨明波.微机操作与文书编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李文强,谷同祥,任宗修等.计算方法.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3.曾昭东,李文强.关于Riemann Zeta函数的某些级数和.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Vol.23,4-6.  4.李文强.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传统算法的改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Vol.23,127-129.  5.李文强,曾昭东.初值问题的m点外推算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Vol.24,5-7.  6.李文强,曾昭东.求解方程的一个加速方法.郑州大学学报,1996,Vol.28(2),19-21.  7.李文强,陈洁,曾照东.关于Riemann Zeta函数的求和讨论.郑州大学学报,1996,Vol.28(3),25-29.  8.李文强,任宗修.解抛物型方程的拟谱有限元方法.中山大学学报,1996,第5期(自),132-135.  9.李文强,户清文.库文件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中的应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Vol.29,70-71.  10.户清文,李文强.浅淡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Vol.29,82-83  11.谷同祥,李文强.Discretized Multisplitting AOR Waveform Relaxation Algorithms for Initial Problem of Systems of ODEs.数学季刊,1997,Vol.12,No.4,27-35.  12.申培萍,李文强.一类约束全局优化问题的区间法.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 Vol.35, No.11.  13.闫海峰,刘三阳,李文强.股票价格遵循指数O-U过程的最大值期权定价.工程数学学报, 2004, Vol.21,No.3.
  • 庞善起
  • 庞善起,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  电子邮件: pangshanqi@263.net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庞善起,男,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河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任美国 数学评论评论员。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986年获河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 ;2004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3月至2005年9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进行访问研究。1989年至今,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任教。  社会兼职  河南省应用统计学会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  试验设计,组合设计  科研成果与奖励  2006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  2003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  在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正交表的构造方法及其应用”(10571045)  论文著作  代表性论文  1. Group partition and systems of orthogonal idempotents.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1998, 278,249-262. with Y. Zhang, Z. Jiao and W. Zhao  2. Orthogonal arrays obtained by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of projection matrices. Statistica Sinica. 1999, 9(2), 595-604. with Y. Zhang, Y. Lu  3. Orthogonal arrays obtained by the generalized Hadamard product. Discrete Mathematics. 2001, 238, 151-170. with Y. Zhang, Y. Wang  4. Normal Mixed Difference Matrix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rthogonal Arrays,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Letters, 2004, Vol. 69(4), 431-437. with Y. Zhang, S. Liu  5. 一类正交投影矩阵及其相关正交表,应用数学学报,2005,28(4),668-674.
  • 刘文安
  • 姓 名: 刘文安  电  话: 03733326148  传  真: 03733326174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刘文安,男,1964年5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980.9-1984.7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并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4.7-1986.8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1986.9-1989.4于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与数学系学习并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9.5--2001.1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1.2-2004.5于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专业攻读博士并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4.6至今,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社会兼职  中国数学会会员  河南省数学会会员  河南省统计学会理事  河南省现场统计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离散最优化,应用概率,计算机数学,金融数学等  科研成果与奖励  [1] 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  [2] 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3] W.A. Liu, Z.K. Nie, Optimal detection of two counterfeit coins with two-arms balance, 2006年获得河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4] W.A. Liu, W.G. Zhang, Z.K. Nie, Searching for two counterfeit coins with two-arms balance, 2006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5] W.A. Liu, Q.M. Zhang, Z.K. Nie, Searching for a counterfeit coin with two unreliable weighings, 2006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科研项目  [1] 2007-2009,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离散空间上的容错搜索理论及其应用”, 主持人 项目编号:074100510024  [2] 2006-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正交表的构造及其应用”,第四参加者 项目编号:10571045  [3] 2006-2008,河南省软科学基金,“金融衍生证劵的效用无差别定价和套期保值”, 第二参加者 项目编号:0613026000  [4] 2007-2009,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离散空间上的容错搜索及其应用”, 主持人 项目编号:2007110018  论文著作  著作  [1] 刘文安 (独著),离散空间上的容错搜索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03-019407-7  [2] 刘文安(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1106-506-0  [3] 刘文安(副主编),FOXBASE+程序设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ISBN 7-81043-622-8/TP•244  论文(2004-)  [1] W.A. Liu, K. Meng, S.M. Xing, Q-ary search with one lie and bi-interval queri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103 (2007): 78-81. SCI  [2] W.A. Liu, H.Y. Ma, Minimal average cost of searching for a counterfeit coin: Restricted model,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154 (2006): 1996-2009. SCI收录号083SY  [3] W.A. Liu, H.H. Cui, B.Q. Ma, Searching for a counterfeit coin with b-balance,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154(2006): 2010-2023. SCI收录号083SY  [4] W.A. Liu, Q.M. Zhang, Z.K. Nie, Optimal search procedure on coin-weighing problem, J. Statist. Plann. Inference, 136 (2006): 4419-4435. SCI收录号080MF  [5] W.A. Liu, W.G. Zhang, Z.K. Nie, Searching for two counterfeit coins with two-arms balance,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152(2005): 187-212. SCI收录号979AP  [6] W.A. Liu, Q.M. Zhang, Z.K. Nie, Searching for a counterfeit coin with two unreliable weighings,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150(2005) : 160-181. SCI收录号961VU  [7] W.A. Liu, Z.K. Nie, Optimal detection of two counterfeit coins with two-arms balance,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137(2004) : 267-291. SCI收录号800GK  [8] W.G. Zhang, W.A. Liu, Y.L. Wang, A class of possibilistic portfolio selection models and algorithm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3828(2005): 464-472. SCI收录号BDP95  [9] Q.M. Zhang, W.A. Liu, Z.K. Nie, Existence, uniqueness and exponential stability for stochastic age-dependent populatio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154(2004): 183-201. SCI收录号834OI  [10] W.G. Zhang, W.A. Liu, Y.L. Wang, On admissible efficient portfolio selection: models and algorithm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176 (2006): 208-218. SCI收录号047GC  [11] W.A. Liu, Z.K. Nie, Optimal search of three counterfeit coin problem, 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EI), 21(2004) : 114 -118.  [12] W.A. Liu, Q.M. Zhang, Z.K. Nie, Optimal error-correcting code for asymmetric channels with feedback, Mathematica Applicata (核心期刊), 17( 2004) : 144-149.  [13] W.A. Liu, Z.K. Nie, Searching for three objects, Mathematica Applicata (核心期刊), 17(2004): 405-409.  [14] 刘文安, 崔欢欢, 多装置并行搜索单目标的最优方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核心期刊), 34 (2006): 211-214.  [15] 刘文安, 李晓爱, 搜索三个目标的最优方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核心期刊), 34 (2006): 207-210.  [16] 刘文安, 聂赞坎, Ulam-Renyi容错搜索问题与最优纠错编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核心期刊), 32(1)( 2004): 1-6.
  • 苗雨
  • 姓  名: 苗 雨 (博士)  岗位职称: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电  话: 03733326148  电子邮箱: yumiao@htu.cn; yumiao728@yahoo.com.cn  个人博客: http://hi.baidu.com/yumiao728/home  通信地址: 河南师范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453007  个人简历  ♦ 1997.9-2001.6,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数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 2001.9-2007.6,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导师:吴黎明教授)  ♦ 2007.7-2009.12,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  ♦ 2010.1--,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  学术兼职  ♦ 河南省应用统计学会理事.  ♦ 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研究方向  ♦ 研究领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研究方向:大偏差原理等极限理论;过程统计;不等式.  奖励、荣誉  ♦ 2010年, 荣获“第十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  ♦ 2010年, 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  ♦ 2011年, 被评为“新乡市劳动模范”.  ♦ 2011年, 被省高校工委, 省教育厅党组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2012年, 荣获“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科研项目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过程统计中大偏差问题的研究”,No.NCET-11-0945,2012.1--2014.12. (主持)  ♦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统计模型中大偏差的研究”,No.124100510014,2012.1--2014.12. (主持)  ♦ 河南师范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2012.1--2014.12. (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随机过程统计中若干大偏差估计及偏差不等式的研究”,No.11001077,2011.1--2013.12. (主持)  ♦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随机模型中若干大样本问题的研究”,No.2011HASTIT011, 2011.1--2012.12. (主持)  ♦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扩散过程统计的大样本性质”,No.112300410205, 2011.1--2013.12. (主持)  ♦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No.2010GGJS-065, 2011.1--2013.12. (主持)  ♦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No.2009B110010,2009.1--2011.12. (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扩散过程上的泛函不等式与Sturm-Liouville算子的一些相关问题”,No.10626041, 2007. (第一参与人)  ♦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0613026000, 2006.4--2008.8. (第四参与人)  论文著作  被SCI/EI收录的论文  Miao Yu, Hajek-Renyi inequality for 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 in Hilbert space and applications. Rev. Un. Mat. Argentina. 53 (2012), no. 1, 101--112. (SCI)  Miao Yu, Xue Tianyu, Wang Ke and Fangfang Zhao, Large deviations for dependent heavy tailed random variables. J. Korean Statist. Soc. 41 (2012), no. 2, 235--245. (SCI)  Miao Yu, Zhao Fangfang and Wang Ke, Central limit theorems for LS estimators in the EV regression model with dependent measurements. J. Korean Statist. Soc. 40 (2011), no. 3, 303--312. (SCI)  Miao Yu and Shen Luming, Convergence of iterates with errors of semicontractive mappings. J. Global Optim. 50 (2011), no. 2, 221--227. (SCI)  Mu Jianyong and Miao Yu, Generalizing the Marshall's Inequality. Comm. Statist. Theory Methods. 40 (2011), no. 15, 2809--2817. (SCI)  Miao Yu, The discounted large deviation principle for autoregressive processes. Comm. Statist. Theory Methods. 40 (2011), no. 14, 2455--2461. (SCI)  Miao Yu and Chen Yingxia, Some limit theorems of survival function estimator for m-dependent processes. Comm. Statist. Theory Methods. 40 (2011), no. 12, 2193--2204. (SCI)  Miao Yu and Mu Jianyong, Moderate deviations principle for products of sums of random variables. Sci. China Math. 54 (2011) , no. 4, 769--784. (SCI)  Du Hongxia and Miao Yu, Several new Hardy-Hilbert inequalities. Filomat. 25 (2011), no. 3, 153--162. (SCI)  Miao Yu and Yang Guangyu, The loglog law for LS estimator in simple linear EV regression models. Statistics. 45 (2011), no. 2, 155--162. (SCI)  Xu Shoufang and Miao Yu, Limit behaviors of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sample quantiles and the quantile. Filomat. 25 (2011), no. 2, 197--206. (SCI)  Miao Yu, Wang Ke and Zhao Fangfang, On the survival function estimator for m-dependent processes. Pakistan J. Statist. 27 (2011), no. 1, 75--79. (SCI)  Miao Yu, Chen Yingxia and Xu Shoufang, Asymptotic properties of the deviation between order statistics and p-quantile. Comm. Statist. Theory Methods. 40 (2011), no. 1, 8--14. (SCI)  Miao Yu, Wang Ke and Zhao Fangfang, Some limit behaviors for the LS estimator in simple linear EV regression models. Statist. Probab. Lett. 81 (2011), no. 1, 92--102. (SCI)  Miao Yu, Yang Guangyu and Mu Jianyong, Minimum Lp norm estimate for simple linear regressive model. Comm. Statist. Theory Methods. 40 (2011), no. 4, 571--580. (SCI)  Miao Yu, Convergence rate for LS estimator in simple linear EV regression models. Results Math. 58 (2010), no 1-2, 93--104. (SCI)  Miao Yu, Concentration inequality of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Appl. Math. Lett. 23 (2010), no.10, 1305--1309. (SCI)  Miao Yu, Asymptotic normality of autoregressive processes. Acta Appl. Math. 110 (2010), no.3, 1077--1085. (SCI)  Yang Guangyu and Miao Yu, Moderate and large deviation estimate for the Markov-Binomial distribution. Acta Appl. Math. 110 (2010), no.2, 737--747. (SCI)  Miao Yu and Chen Yingxia, Note on the moderate deviation principle of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Acta Appl. Math. 110 (2010), no.2, 863--869. (SCI)  Zhang Zhengliang and Miao Yu, An equivalent condition between Poincare inequality and T_2-transportation cost inequality. Acta Appl. Math.110 (2010), no.1, 39--46. (SCI)  Miao Yu, Iterated limits and the moderate deviation for dependent variables. Acta Appl. Math. 109 (2010), no. 3, 1121--1129. (SCI)  Miao Yu and Shen Si, Moderate deviation principle for autoregressive processes. J. Multivariate Anal. 100 (2009), 1952--1961. (SCI)  Miao Yu and Liu Wen-an, Moderate deviation for LS estimator in simple linear EV regression models. J. Statist. Plann. Inference. 139 (2009), no. 9, 3122--3131. (SCI)  Miao Yu, Large deviation principles for moving average processes of real stationary sequences. Acta Appl. Math. 106 (2009), no. 2, 177--184. (SCI)  Miao Yu and Qi Feng, Several q-integral inequalities. J. Math. Inequal. 3 (2009), no. 1, 115--121. (SCI)  Miao Yu, Note on the discrete Ostrowski-Grüss type inequality. J. Math. Inequal. 3 (2009), no. 1, 93--98. (SCI)  Miao Yu, Jiang Yiwen and Shen Si, Deviation inequalities for the estimator of linear parameter in stochastic processes. Comm. Statist. Theory Methods 38 (2009), no. 6, 888--901. (SCI)  Miao Yu and Yang Guangyu, Moderate Deviations of L_1-Error of Empirical Measures on Partitions. Appl. Math. Lett. 22(2009), no. 5, 782--786. (SCI)  Miao Yu and Liu Juanfang, Discrete results of Qi-type inequality. Bull. Korean Math. Soc. 46 (2009), no. 1, 125--134. (SCI)  Miao Yu and Yang Guangyu, A moderate deviation principle for m-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 with unbounded m. Acta Appl. Math. 104 (2008), no. 2, 191--199. (SCI)  Miao Yu and Li Junfen, Weak and strong convergence of an iterative method for nonexpansive mappings in Hilbert spaces. Appl. Anal. Discrete Math. 2 (2008), no. 2, 197--204. (SCI)  Miao Yu and Song Yisheng, Weak and strong convergence of a new scheme for two nonexpansive mappings in Hilbert space. Appl. Anal. 87 (2008), no. 5, 567--574. (SCI)  Miao Yu, Central limit theorem and almost sure central limit theorem for the product of some partial sums. Proc. Indian Acad. Sci. Math. Sci. 118 (2008), no. 2, 289--294. (SCI)  Miao Yu, Concentration inequalities for semi-bounded martingales. ESAIM Probab. Stat. 12 (2008), 51--57. (EI)  Miao Yu and Yang Guangyu, The law of the iterated logarithm for additive functionals of Markov chains. Statist. Probab. Lett. 78 (2008), no. 3, 265--270. (SCI)  Miao Yu, Yang Guangyu and Shen Luming, The central limit theorem for LS estimator in simple linear EV regression models. Comm. Statist. Theory Methods 36 (2007), no. 12, 2263--2272. (SCI)
  • 刘利敏
  • 姓 名: 刘利敏  电子邮箱: llim2004@163.com  通信地址: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  编: 453007  个人简历  刘利敏,女,汉族,1971年01月生,硕士,副教授.1989.9-1993.7,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7-2001.9, 新乡师专数学系工作,2001.9-2002.1,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进修访问.2002.9-2005.7,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7-至今,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工作, 2009年考入上海理工大学攻读博士.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随机分析及随机优化在金融中的应用.  科研成果与奖励  2006年获河南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在研项目  [1] 金融衍生证券的定价理论与应用(0411014600),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2004-2006,第一完成人;  [2] 金融衍生证券的效用无差别定价和套期保值(0613026000),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8,主持;  [3]衍生证券的无差别定价与套期保值研究(2007110014);河南省教育厅软科学基金项目,2007-2008,主持;  [4]未定权益的无差别定价和套期保值,河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06-2008,主持;  [5]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研究(2009A630026);河南省教育厅软科学基金项目,2009-2011,主持.  论文著作  [1]刘利敏,闫振荣,随机波动率模型的等价鞅测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34(4):24-27;  [2]刘利敏,牛保青,杨忻,赵玉亮,多维扩散模型的最优投资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35(2):16-19;  [3]刘利敏,牛保青,闫海峰,幂效用函数的无差别定价和套期保值.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5):42-46;  [4]闫海峰, 刘利敏,杨建奇,随机波动率模型的效用无差别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系统工程学报, 2007,22(4):379-385;  [5]闫海峰, 刘利敏,杨建奇,随机波动率模型的最小熵鞅测度和效用无差别定价.工程数学学报, 2009,26(1):43-50;
  • 曹俊杰
  • 曹俊杰 博士  1974年生,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物理学一级博士点第一学术带头人,理论物理学科带头人,曾多次为SCI 一区杂志JHEP审稿。  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先后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加拿大卡尔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高能物理唯象学,具体在超对称物理、Top夸克、Higgs物理以及暗物质方面开展研究;以第一作者在Phys. Rev. Lett.、JHEP、Phys. Rev. D和Phys. Lett. B等影响因子高于5.0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2篇,第一作者论文被引用760余次,个人H因子为19;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青年科技奖等;论文先后被评为第三届中国高能物理“晨光杯”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省重大项目6项。  研究领域:高能物理唯象  指导学生:博士后1人,博士生2人,硕士生8人。  领导团队:河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重点学科。学科共有研究人员19人,其中15人具有博士学位,分别从事高能物理理论和实验、核物理以及引力宇宙学研究;2006年获博士授权点,2010年招收博士后;2006年至今得到2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项省重大项目资助;培养人才中有5人得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8人成为省级特聘教授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代表性论文:  1. Can MSSM with light sbottom and light gluino survive Z peak constraints?.  Jun-jie Cao, Zhao-hua Xiong, Jin Min Yang.  Published in Phys.Rev.Lett. 88 (2002) 111802  2. Constraints of dark matter direct detection experiments on the MSSM and implications on LHC Higgs search.  Junjie Cao, Ken-ichi Hikasa, Wenyu Wang, Jin Min Yang, Li-Xin Yu.  Published in Phys.Rev. D82 (2010) 051701 (Rapid Communication)  3. Experimental constraints on nMSSM and implications on its phenomenology.  Junjie Cao, Heather E. Logan, Jin Min Yang.  Published in Phys.Rev. D79 (2009) 091701 (Rapid Communication)  4. Lepton-Specific Two-Higgs Doublet Model: Experimental Constraints and Implication on Higgs Phenomenology.  Junjie Cao, Peihua Wan, Lei Wu, Jin Min Yang.  Published in Phys.Rev. D80 (2009) 071701 (Rapid Communication)  5. Experimental constraints on stop-scharm flavor mixing and implications in top-quark FCNC processes.  Junjie Cao, Gad Eilam, Ken-ichi Hikasa, Jin Min Yang.  Published in Phys.Rev. D74 (2006) 031701 (Rapid Communication)  6. Lightest Higgs boson mass in split supersymmetry with the seesaw mechanism.  Junjie Cao, Jin Min Yang.  Published in Phys.Rev. D71 (2005) 111701 (Rapid Communication)  7. Probing topcolor assisted technicolor from top charm associated production at CERN LHC.  Jun-jie Cao, Zhao-hua Xiong, Jin Min Yang.  Published in Phys.Rev. D67 (2003) 071701 (Rapid Communication)  8. Light dark matter in NMSSM and implication on Higgs phenomenology.  Junjie Cao, Ken-ichi Hikasa, Wenyu Wang, Jin Min Yang.  Published in Phys.Lett. B703 (2011) 292-297  9. SUSY dark matter in light of CDMS II results: a comparative study for different models.  Junjie Cao, Wenyu Wang, Jin Min Yang, Li-Xin Yu.  Published in JHEP 1007 (2010) 044  10. SUSY-induced FCNC top-quark processes at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J.J. Cao, G. Eilam, M. Frank, K. Hikasa, G.L. Liu, I. Turan, J.M. Yang.  Published in Phys.Rev. D75 (2007) 075021  引用超过50次的文章:  1. Top quark forward-backward asymmetry at the Tevatron: A Comparative study in different new physics models.  Junjie Cao, Zhaoxia Heng, Lei Wu, Jin Min Yang.  Published in Phys.Rev. D81 (2010) 014016  2. SUSY-induced FCNC top-quark processes at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J.J. Cao, G. Eilam, M. Frank, K. Hikasa, G.L. Liu, I. Turan, J.M. Yang.  Published in Phys.Rev. D75 (2007) 075021  3. Probing topcolor assisted technicolor from top charm associated production at CERN LHC.  Jun-jie Cao, Zhao-hua Xiong, Jin Min Yang.  Published in Phys.Rev. D67 (2003) 071701 (Rapid Communication)  4. SUSY induced top quark FCNC processes at linear colliders.  Jun-jie Cao, Zhao-hua Xiong, Jin Min Yang.  Published in Nucl.Phys. B651 (2003) 87-105  邮箱:junjiec@itp.ac.cn  地址: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邮编: 453007
  • 王学雷
  • 王学雷 教授 博士  王学雷 博士,教授。男,1963.5.27生,河南林州人。1984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河南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理论物理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55”人才),河南省物理学会理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协联成员,美国物理学会协联成员。长期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和粒子物理方向的新物理唯象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到目前为止,已在Phys.Rev.D、J. of Phys、Mod. Phys. Lett Mod. Phys. Lett.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45发表在SCI源期刊上。有25篇被国内外学者引用109次。获2002年河南省杰出青年科研基金和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进入2004年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承担过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主持1项)和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厅级科研奖励3项,出版著作、教材2部。获2004年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主讲的《量子力学》课程获首届河南省精品课程。  研究领域:  发表的主要论文和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高能对撞机上新物理模型的实验检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375017) 2004.1 - 2006.12 主持人  2、 动力学对称破缺与 TeV 物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0575029 ) 2006.1 - 2008.12 第一参加者  3、 动力学电弱对称破缺理论及唯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175017) 2002.1 - 2004.12 第一参加者  4 .在 TeV 能量对撞机上探测强耦合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05004 ) 2000.1 - 2002.12 第二参加者  5 . B 介子衰变和 CP 破坏中的人工色量子修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575015 ) 1996.1 - 1998.12 第二参加者  6 .人工色理论与顶夸克物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775012 ) 1998.1 - 2000.12 主要参加者  7 .人工色理论唯象研究与新粒子探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375016 ) 1994.1 - 1996.12 参加者  8 .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研究  省 高 校 杰 出 科 研人 才 创 新 工 程 项目 (2002KYCX009)  2002.1—2004.12 主持人  9 .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研究  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 (02120000300)  2002.1—2004.12 主持人  10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主持人  代表性研究成果:  1 . New gauge boson production associated with W boson pair via collision in the littlest Higgs model  Xuelei Wang, Jihong Chen, Yaobei Liu, Suzhen Liu, Hua Yang,  Phys.Rev. D74 , (2006) 015006.  2. Phase transition of finite size quark droplets with isospin chemical potential in the NJL model. Guo-yun Shao, Lei Chang, Yu-xin Liu, Xue-lei Wang. Phys.Rev. D73, (2006) 076003.  3. Study of the single neutral top pion produc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t collider.  Xuelei Wang, Xiaoxue Wang, Phys.Rev. D72 ,( 2005 ) 095012.  4. and pair production at the planned colliders in the topcolor-assisted technicolor model.  Xuelei Wang, Qingpeng Qiao, Qiaoli Zhang,  Phys.Rev. D71 ,( 2005 ) 095012.  • Studying top quark decay into the polarized W boson in the topcolor-assisted technicolor  Xuelei Wang, Qiaoli Zhang, Qingpeng Qiao,  Phys.Rev. D71 ,( 2005 ) 014035.  • Detecting the neutral top-pion at colliders.  Xuelei Wang, Yueling Yang, Bingzhong Li,  Phys.Rev. D69 ,( 2004 ) 055002.  7. Probing a neutral top-pion via a flavor-changing process .  Xuelei Wang, Bingzhong Li, Yueling Yang,  Phys.Rev. D68 , (2003).115003  8. Associated production of a neutral top-pion with a pair of heavy quarks in collisions.  Xuelei Wang, Bingzhong Li , Yueling Yang, Phys.Rev. D 67 (2003)035005.  9. Rare top quark decays t cV in the topcolor assisted technicolor model  Gongru Lu, Furong Yin , Xue-Lei Wang, Lingde Wan.  Phys.Rev. D68 ,( 2003 ) 015002.  10. Study of a flavor-changing neutral top-pion production process .  Xuelei Wang, Yueling Yang, Bingzhong Li, Chongxing Yue, Jinyu Zhang  Phys.Rev. D 66 (2002)075009.  11. Production of the neutral top-pion at the colliders.  Xuelei Wang, Yueling Yang, Bingzhong Li, Lingde Wan,  Phys.Rev. D 66 ,(2002).075013  12. Derivation of the effective chiral Lagrangian for pseudoscalar mesons from QCD  Qing Wang, Yu-ping Kuang,Xue-lei Wang,Ming Xiao,  Phys.Rev. D 61 ,(2000).054011  13. Pseudo Goldstone boson effects in productions at high energy hadron colliders and testing technicolor models  Ling Zhang, Xue-lei Wang, Yu-Ping Kuang, Hong-yi Zhou,  Phys. Rev. D 61 ( 2000 ) 115007  14. Reexamination of the constraint on topcolor-assisted technicolor model from .  Chongxing Yue, Yu-Ping Kuang, Xue-Lei Wang, Weibin Li,  Phys. Rev. D62 ( 2000 ) 055005  15. Single top quark production in collisions and testing technicolor models  .Xuelei Wang,Yu-ping Kuang,Hong-yi Zhou, Hua Wang,Ling Zhang,  Phys.Rev. D60 (1999). 014002  16. Multiscale technicolor and top-quark decay.  Gongru Lu,Yigang.Cao and Xuelei Wang, Phys.Rev.D56(1997) 135  17. PGB corrections to top-quark production at the Fermilab Tevatron in technicolor model.  Gongru Lu , Yang Hua, Jinmin Yang, Xuelei Wang,  Phys. Rev. D54 (1996)1083.  18. Flavour-changing Z decay in the one generation technicolor models.  Xuelei Wang, Gongru Lu and Zhenjun Xiao, Phys. Rev. D51 (1995)4992.  19. Rare decays of the top quark in the one generation technicolor model.  Xuelei Wang, Gongru Lu, Jinmin Yang, Zhenjun xiao,Chongxing Yue,Yimin Zhang, Phys. Rev. D50 (1994)5781.  20. The single neutral top-pion production via the process .  Xuelei Wang, Nahong Song, Lili Yu, Jour.of Phys. G31 (2005)1507-1516.  21. Semilepton decay of B mesons into in a technicolor model.  Gongru Lu, Zhaohua Xiong, Xuelei Wang and Jinshu Huang,  Jour.of Phys. G24 (1998) 745  22. Rare decays of the top quark in the technicolor model with a massless scalar doublet.  Gongru Lu,Yang Hua, Xuelei Wang , Jinmin Yang, Wenqi Sun,  Jour.of Phys. G22 (1996) 305 .  23. Implications of the top quark mass measurement for the SM Higgs boson mass .  Zhenjun Xiao, Jinyu Zhang, Lingde Wan, Xuelei Wang and Gongru Lu,  Jour. of Phys. G21 (1995) 19.  24. Does in MSM deviate from the data?  Zhenjun Xiao, Lingde Wan, Gongru Lu and Xuelei Wang,  Jour. of Phys. G21 (1995) 167 .  25. Rare decay t→cg in the technicolor theory.  Xuelei Wang, Jinmin Yang, Xinyi Li and Gongru Lu,  Jour. of Phys. G20 (1994)91.  26. Virtual corrections on the vertex from charged PGBs and the new electroweak date.  Zhenjun Xiao, Lingde Wan, Gongru Lu, Jinmin Yang, Wang Xuelei,  Lipuo Guo, Chongxing Yue, Jour. of Phys. G20 (1994) 901.  27. The effect of top-loop on the coupling of to the gluon-photon.  Chongxing Yue, Xuelei Wang and Gongru Lu,  Jour. of Phys. G19 (1993)821.  28. The associated production of the neutral top-pion with a pair of third family quarks at the hadron colliders.  Xuelei Wang, Lili Yu, Nahong Song, Wenna Xu,  Mod.Phys.Lett A10 (2006).  29. The process in the one-generation technicolor model.  Xuelei Wang, Lingde Wan, Jinmin Yang and Gongru Lu,  Mod.Phys.Lett A10 (1995) 2041.  30. Signatures of the neutral top-pion in collisions.  Chongxing Yue, Hong Li, Xuelei Wang,  Mod.Phys.Lett.A17 (2002)2349.  31 . Production of neutral top-pion associated with a gauge boson at LHC.  Xuelei Wang, Lili Yu, Nahong Song, Xiaoxue Wang, Fengcun Jiang,  “ Commun.Theor.Phys” Vol.45(3) (2006)521..  32. The study of the charged top-pion decay processes  Xuelei Wang , Wenna Xu, Linlin Du,  “ Commun.Theor.Phys” Vol.41(5) (2004)737.  33. Single charged top-pion production at the next generation colliders.  Xuelei Wang , Linlin Du, Wenna Xu,  “Commun.Theor.Phys” Vol.43(1) (2005)133.  34. Detecting Toppion via a Flavor-Changing Single Top Quark Productio Process.  Xuelei Wang, Xu Sujun,Li Bing-zhong, Yang Yue-Ling, Lu Gong-ru,  “Commun.Theor.Phys.”Vol.38(3) (2002)587.  35. Derivation of effective chiral Lagrangian involving PSGB and vector bosons from QCD.  Xuelei Wang, Qing Wang “Commun.Theor.Phys.”Vol.34(3) (2000)519.  36. Derivation of effective chiral Lagrangian for the whole nonet pseudo-scalar goldstone boson from QCD.  Xuelei Wang, Qing Wang, Zhimin Wang,  “Commun.Theor.Phys.” Vol.34(4) (2000)683.  37. Precision Data and Implications on the parameters of TC Theory  Zhenjun Xiao, Shunmen Liu, Xuelei Wang, Lingde Wan and Gongru Lu  “Commun.Theor.Phys.” Vol.29 (1998)431.  38. The process in technicolor model with a massless scalar doublet  Xuelei Wang,Bin Huang,Gongru Lu,Yadong Yang,Haibo Li,  “Commun.Theor.Phys.” Vol.27 (3) (1997) 325.  39. The contributions of PGBs in the one-generation technicolor model on the rare decays t→cZ, cγ.  Xuelei Wang, Yimin Zhang, Jinmin Yang, Gongru Lu,  “Commun. Theor. Phys.” Vol.24(3) (1995) 359.  40. Negative vertex contributions to parameters S and T from charged pesudo-goldstone Bosons.  Zhenjun Xiao, Lingde Wan, Gongru Lu, Xuelei Wang,  “Commun. Theor. Phys.” Vol.24(1) (1995) 91.  41. The Higgs boson mass in MSM and the new data.  Zhenjun Xiao, Jinhai Liu, Jinyu Zhang, Lingde Wan and Xuelei Wang,  “Commun.Theor.Phys.”.Vol.24(4) (1995) 447.  联系电话 0373 - 3326152  传 真  邮 件 wangxuelei@henannu.edu.cn  地 址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邮 编453007
  • 张现周
  • 张现周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59年出生,河南汝州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四川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原子分子物理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强外场中里德堡原子特性和原子的激光相干操控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求解处于静电场和一个一般含时外场中的碱金属原子含时Schr?dinger方程的多态展开方法,系统研究了处于频率调制场中碱原子的跃迁特性,并提出了两种囚禁原子态的方案,该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关注。到目前为止,已在Phys.Rev.A、J. Phys.B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2篇,其中被SCI收录2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1项,2等奖1项,主讲的《光学》课程获河南省精品课程。  研究领域:强外场中的原子分子,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等。  研究组:  发表的主要论文和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Frequency-modulated Excitation of Potassium Atoms,  Phys. Rev. A 68,025401(2003)  2. Population Trapping and Excitation of Potassium Atom in Frequency,  J. Phys. B, 36,4089-4095(2003)  3.Quantum Spectra of Hydrogen Atoms in Various Magnetic Fields With the Closed Orbit Theory, Chin.Phys.Lett. 19,1(2002)32  4.Phase shift of the population oscillation and population trapping,  Chin. Phys. 13, 10 (2004)1601  5. Absolute Generalized Oscillator Strength Profieles of Rydberg Transitions in C2F6,  Chin.Phys.Lett. 21, 65 (2004)  6. Absolute Generalized-Oscillator-Strength Measurement of C 1s Preionization-Edge Electronic Excitations of C2F6, Chin.Phys.Lett. 21, 478 (2004)  7. Coherent population transfer in Rydberg potassium atom via stimulated Raman adiabatic passage, Chin. Phys. 14, 4(2005) 720  8. Cai-Li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Noisy Quantum Channel,  Chin. Phys. Lett. 21, 12(2004) 2340  9.Coherent population transfer in Rydberg Potassium atom by a single frequency-chirped laser pulse,Chin. Phys. 15,1497-1501(2006)  10.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分曾聚类分析法研究氟诺喹酮类药物分子结构活性关系  化学物理学报,19,2(2006)  11.氢原子Rydberg态抗磁性的高阶B-spline基组计算  物理学报,7,3380-3386(2006)  联系电话 0373-3326152  邮 件 xz-zhang@henannu.edu.cn  地 址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邮 编453007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建设东路46号
  • 电话:
    %u0030%u0033%u0037%u0033-%u0033%u0033%u0032%u0039%u0030%u0033%u0034
  • 邮编:
    453007
相关推荐
青海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青海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贵州大学师资好不好,贵州大学师资怎么样 四川大学师资好不好,四川大学师资怎么样 陕西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陕西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甘肃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北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北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